男孩子的「何B仔」(二)
|
承接上文,繼續由兒科專科醫生張傑跟大家分享「何B
仔」的疑惑。
下腹腫脹是淋巴核?
很多人以為下腹股溝的腫脹多是淋巴核罷了,但是,原來在嬰幼兒中,這些腫脹是不可忽視的小腸氣。
小腸氣是疝的俗語,它是小腸從腹腔的缺口掉進腹股溝所形成的腫脹。特點是時大時細、時脹時消失。「大」是因為孩子用力把小腸推一,例如發生在啼哭時。「小」是因為孩子躺平及平靜下來。
最大問題是小腸氣有可能不會自動收縮,造成腸塞和腸道壞死,導致生命危險。所以,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必須以手術治療,否則是不會自動復原的。
「袋袋」深色是不潔?
有父母見到男孩子的陰囊皮比較深色,就以為是清潔不夠,所以用力去清洗。原來,由於胚胎發展的不同,陰囊的皮膚會較深色和有不同的質感。但無論如何,基本的衛生工夫必須要做足。
「蛋蛋」不見了?
大部份的男嬰,在出生時睪丸已經在陰囊位置,有小部份卻會在之後幾個月,睪丸才從腹腔下降到陰囊。這在醫學上稱為隱丸症。由於每個嬰兒皆會接受詳細檢查,所以一旦懷疑患上隱丸症,醫生便會安排檢查和跟進。
有父母在為孩子洗完澡後和換片時,發覺原來在陰囊的睪丸不見了,便懷疑孩子患有隱丸症。其實他們誤會了!在較冷的環境下,睪丸會自動向上提升以接近身體較暖的位置來保持溫度,在外看來像是不見了般;待溫度上升後,睪丸也自然下降到原來的位置,遇到這種情況實在不需要擔心,只是正常生理現象而已。
資料來源:康寶寶兒童保健專科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