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幫助寶寶發展視覺認知

嬰孩的視覺認知發展,原來對於他們日後的學習有著關鍵的影響。

何謂視覺空間認知?

視覺認知功能可分為「視覺空間認知」及「視覺分析功能」。視覺空間認知是指嬰孩對自己處於空間的位置及與四周環境關係的認識,即是對外空間觀念的認知能力。嬰孩先要對自己身體有確切的認識,才能伸展至身旁各種事物與自身的位置和關係,透過了解自己身處環境的事物,且將其互相關係組織起來,才能聯繫自己及環境繼而作出反應。

這看似很複雜的關係,但其實只是簡單建基於嬰孩對自己身體及方向感的認識,如自己左右手的認識及協調統合,再進一步是要確認左右、上下、前後等方向觀感。例如嬰孩望著地上的玩具時,他們先要確定自己的位置,再分辨玩具位置的方向及距離,才能知道自己伸手能否觸及,或是要爬多遠才能拿到所要的玩具。

用實物協助寶寶

父母可多利用實物協助孩子發展視覺認知,如嬰孩初次接觸蘋果,他們要看到蘋果的外型、觸摸到蘋果的質感,才能明白「蘋果」究竟是怎樣的。當孩子成長及理解蘋果的特性後,以後在他們看到一個「青蘋果」時,即使不用觸摸亦能知道它都是蘋果,只是顏色上有不同。

當孩子學習數字及文字時,由於這些都是比較抽象的符號,用實物的輔助及聯繫會令孩子更容易理解及學習,如用鉛筆的外形讓孩子明白數字「1」的寫法;鴨子形容「2」字。

視覺空間認知不足的徵狀

父母可多留意孩子學習時有否出現以下徵狀:

- 混淆文字的左右、上下方向,導致倒寫或倒讀,如b/d、人/入;

- 字體忽大忽小、忽高忽低、字體結構大小不成比例(尤其是中文字);

- 行距及字與字相隔的距離不平均;

- 容易迷失方向;

- 分不清左右手。

資料來源︰理大護眼中心
www.polyvision.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