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到子女的第一次,家長都會特別興奮莫明。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學坐、第一次學行......
在孩子開始邁步行走時,家長便會發覺要揀選合適的鞋子,原來大有學問。要踏出健康第一步,揀選一對合適的健康鞋便是首要的任務。
註冊物理學家治療師方偉筠建議,BB 由爬行至穩步行大致可分為三大階段,於不同階段應穿著不同功能設計的健康鞋,以助幼兒成功踏出健康路:
第一階段:赤足概念
學行初期階段(約15 個月前),鼓勵BB 赤腳步行,增強足底抓地感覺,幫助學行。但BB 足部幼嫩,建議於室外穿著保護性較強而鞋底較薄的鞋子,以保護雙腳,亦能保持抓地感覺。
第二階段:易屈摺概念
學步期階段(約15 個月後),幼兒開始有較多走路的時間。但由於步履未穩,鼓勵穿著前足容易屈摺的鞋,令幼兒走路時更容易起步,有助培養正確的步態。
此外,幼兒雙足已開始有較多時間承受體重,學步鞋亦需要有堅硬後跟杯及溫和足弓承托,幫助控制腳形,令足部在良好的環境下成長。
第三階段:三維護足概念
兩歲處於穩步期階段,雙足長時間承受體重,足底有厚厚的脂肪遮蓋足弓,使足部扁平,亦有較明顯的後足外翻及 X 形腿。
此階段的幼兒應該穿著保護性較強的鞋,例如有堅硬後跟杯的,進一步控制後足外翻,要有溫和的足弓承托,以承托足弓。鞋底亦要容易屈摺,有助起步。這能更進一步控制腳形,以減少扁平足所引起的後遺症。
家長常見問題
問:用學行車學行可以嗎?
答:學行車可以輔助小朋友學行,但建議不要太早使用及需留意高度的調較,因小朋友使用學行車時,雙足呈足尖狀態,若長期使用會令小朋友容易有足尖步態出現。
問:我的小朋友只有幾個月大,但已有O 形腿,怎麼辦?
答:幾個月大的小朋友膝關節呈O 形屬正常現象,因膝關節的形狀在不同的成長期會有所不同,變化如下:
- 出生至18 個月的小朋友膝關節會呈現O 形
- 18 個月至4 歲則呈現 X 形腿
- 4 至6 歲雙膝距離漸漸增大
- 6 歲後雙膝距離約一隻手指位
資料來源︰Dr. Kong 健康鞋專門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