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建立新婚理財觀念


結婚是把兩個經濟獨立的個體結合,不少問題亦從此衍生,如婚後的薪金由誰管?怎麼規劃二人世界的新生活?

婚後要適應的瑣碎事項很多,雖然「講錢失感情」,但有關新婚夫婦的財務安排,有必要在婚前溝通清楚。


協調理財方式慢慢磨合




要知道男女的消費習慣、價值觀都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新的家庭生活 需要一段磨合期。

婚後大概要花上數個月時間去認識對方的理財模式,在這段 磨合 期,必須要有耐性,加上充足的溝通,才可避免不必要的爭執。你或可參考朋友及投資顧問的建議,但要明白每個家庭的狀況不同,因此切勿與他人比較。

雙方財務要透明

雙方都是在職人士的小夫婦,要撇除「養老婆」的舊想法,實行「 公一份婆一份」, 按照雙方的收入比例分擔家庭開支。而於婚前亦應對 彼此的財務狀況作詳細的討論與檢視,一方面確認家庭目前的資產負債狀況,另一方面討論彼此對收入與支出的管理方式。 要經營新家庭,最好不要有「私己錢」的觀念。

建立家庭賬本

新婚家庭不妨設立一本記賬本,通過記賬的方法,使夫妻雙方更易掌握每月的財務收支情況,對家庭的經濟收支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通過經濟分析,亦可不斷提高投資理財水平,使家庭的有限資金發揮出更大的效益。

控制支出,不要衝動消費

新婚家庭的經濟基礎較弱,享受生活也要在能力範圍之內。理財時要考慮到全盤家庭開支,如償還房屋貸款或房租、保險、飲食、娛樂、交通、置裝及雜項支出等。建議按比例分配,如房屋佔總收入的 30% ,保險 控制在 10 %之內,置裝費用控制在 10 %之內,交通費控制在 5 %,娛樂支出控制在 10 %,雜項支出控制在 10 %之內。這樣一來,家庭總支出為總收入的 75 %,每月可以留下 25 %作投資之用。

盡早計劃未來, 建立家庭財務保障系統

婚後雙方應該建立家庭應急準備金,以應付一旦出現的緊急情況 。新婚家庭可以通過存款儲蓄作為短期流動支金的預備,亦要計劃未來,作長線投資,如買賣 股票、基金等 。如有生育計劃,更要作養兒育女、供書教學的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