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圖片來源: 互聯網

記得電影《甜絲絲》有一幕,森美飾演的男孩,跟鄧麗欣飾演的女孩,本是死對頭,因一次巧合,冰釋前嫌,兩人走在寧靜的街角,又因愛情的話題而鬥嘴,女孩問:

 

「你到底知不知喜歡一個人的感覺?」

 

「當然知道,」男孩答得理所當然:「喜歡一個人,就是天天想見佢,見到佢時,心會亂跳;見唔到佢時,又會忐忑不安。」

 

「你說的,只是初初喜歡而已,」女孩糾正他:

 

「真正喜歡一個人,你愛得越深,」女孩頓了一頓:「你會發現,你會失去了自己。」

 

「你做的所有事情,你想的所有事情,全部都是為了他。」

 

「你可以失去朋友,失去家人,」

 

「但,你唔可以無左佢。」

 

男孩,沒有打斷她,或,她說得太對,對得,沒法反駁。

 

 

「可不可與你放膽嬉戲,忘掉日與夜那些限期,不管身邊幾多無聊道理」

 

 

真正喜歡一個人,你會失去了自己。

 

因為你把他,放在一切之上,包括你自己。

 

嚐到好味道,想給你也嚐:「下次定要你來試試」;看到日落的景致,頭會自然的望向右,幻想你也在旁的專注神情;某部電影上畫,自己明明很想看,卻推卻朋友們的邀請,因為我想陪我看的人,是你。

 

遇見你之前,我只會想自己;愛上你之後,我凡事首先想起你。

 

「為何說了那麼久,還不見妳男朋友來接妳?」男孩問。

 

「我同佢,分了手半年了!」女孩拋下這樣的一句。

 

 

「無從預告多曲折每段路,路中幾多的勸告我怕我會聽不到」

 

女孩說:「有朝一日,他不愛你了,他不要你了,只剩下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會突然覺得自己好陌生。」

 

「原來愛上一個人,是會把自己的所有,都獻給他。」

 

是嗎?從小開始,我們便學習付出,便有收成,但愛情上,任你把自己整個人都付出了,也不代表你會有相應的收成,愛情,從來是收支不均的遊戲。

 

但明知道這樣子,我們還是會愛得如此奮不顧身。

 

直至痛過了好幾次,甚至十數次,痛楚的神經也麻木了,我們才有忽然醒轉的瞬刻:「怎麼,我要痛得這麼無謂呢?」

 

然後,逐幕重溫,才想起那時候的自己,真的有點傻。

 

明明怕痛,卻捱著痛來愛。

 

 

「憑我徹底的勇氣愛是最大權利,不理場面不偉大,我共你始終同游生死」

 

 

你,曾經失去過自己嗎?

 

或許我們這裡每個人,都曾經愛過那麼瘋的一場,再傷痕累累的退場,可是,再給你多一次選擇,你,還是會選擇愛上那個人。

 

只是,經歷過沒有了自己的你,捱過那徹心的痛以後,便要好好學習新的一課。

 

好好,愛自己。

 

愛,是最大權利,這個「愛」,可以是命中注定的那個他,也可以,是鏡中看見的自己。

 

加油,女孩們。

 

 

「還有哪一種結尾,花光一切在乎你,沒有想過太多,我只知愛你」

 

 

PS.一直也欣賞森美,除了笑聲,他對愛情,的確有一套哲學。這些年,我一不開心,便會回看這套《甜絲絲》,無聊的笑一大餐,但,笑中有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