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人文視窗--波士頓

晴天的日子,波士頓的天空永遠湛藍,容不下一縷白雲;風雪到來,濃濃的灰,不容看清她容貌;一切,來得義無反顧。

五月花號的祖先

倘若,紐約留下的,是傷痛;那波士頓給美國人帶來的,是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故事由旅程開始。十七世紀初,嚮往自由的新教徒乘坐五月花號(May
Flower)越過滔滔巨浪的大西洋,看過無數星月夜空,最終踏足波士頓東南約六十公里的「魚雪」魚角(Cape Cod),開墾這片殖民地,也由於他們崇尚信仰自由的精神,因此被喻為美國人的祖先。

歷史從來吊詭,只是短短百餘年,這段殖民史即被不服高壓、追求自由的殖民地人民推向湮滅下場,轟烈的獨立戰爭正式由波士頓開啟。華盛頓率領的一批全無作戰經驗的民兵與當時號稱世界最強的英軍浴血八載,憑的是渴求自由的不撓意志,最終奠下民主憲政的基石。

刮起蝕骨寒雨的下午,沿波士頓公園(Boston
Common)地上鋪有紅磚的路徑盤桓,這是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的發端。佔地十九公頃的園地滿佈紀念碑,畢直的碑石被禿椏簇擁,蕭瑟的氣氛隱隱透現昔日民兵苦練的場景。

雪下戰事遺痕

在舊州議會廳前十字路口的廣場上,腳下踏著的是一個由碎石鋪砌的小圓圈,一七七零年三月五日,一群嘲笑英軍的民眾在這裡被槍射殺,五人倒地不起,這是觸發獨立戰爭重要導火線之一的波士頓大屠殺遺跡(Boston
Massacre Site)。

來到查理士鎮的班克山丘(Bunker Hill),雪下得特別大,十九世紀的古宅都披上一身白,就連六十六公尺高的班克山丘紀念塔(Bunker
Hill Monument)亦被劃上幾道雪痕。二百二十六年前的一個六月天,這裡爆發獨立戰爭的首場激戰──班克山丘戰役。

對於歷史,波士頓是包容的,在商業和金融高度發展的市區地段,這條「自由之路」綿延四公里,聳立十六座古蹟。

我的博物館

Isabella Gardner是個對歷史文化尊重,愛護得義無反顧的波士頓人。這是十九世紀天空的故事,Isabella
Gardner在一年多的光景裡經歷了締造生命的喜悅和喪子之痛,可劇變並無磨滅她對歷史文化的熱誠,她和丈夫收拾悲慟的心情展開悠長旅程,尋尋覓覓二十載,到世界各地搜集文化藝術瑰寶。

在蔚藍的天底下踏著雪,迎面是座平實無華的房子,外牆上寫著: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一九零三年,經過無數個不眠不休的日夜籌備,滿載Isabella Gardner夫婦心血結晶的這座博物館正式開放,內裡擺放了繪畫、雕塑、傢俬、陶瓷等三千多件藏品,她們來自歐洲、北非、亞洲、中東等不同國度、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源頭。

「我希望美洲能擁有充實的文化生活」,這是Isabella
Gardner的心願。短暫的二十一年過去,她帶著被填滿色彩的心扉在博物館四樓的小室裡翩然離去……

散落人文氣息波士頓的人文精神委實教人感動;站立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校園草坪上黑壓壓的樹椏剪影上,放眼是排列整齊,古意盎然的紅磚樓房,在整個大學城內外,這些紅磚屋到處散落,典雅,帶秀氣。

波士頓清教徒牧師約翰•哈佛於一六三六年在這塊一萬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構了這座古雅的學府,現在有超過一萬六千多名教職員和學生在這裡孜孜不倦地造學問。校內單單是圖書館的總藏書量就超逾一千二百萬冊,還有大量專題博物館,人文氣息濃濃化不開。

乾脆躺在校園的草坪上,屏息細味湛藍天空下的氛圍,一群候鳥自由展翅在空中盤旋……

旅遊貼士

氣候:美國東部溫度大,夏季熱,冬天嚴寒
貨幣:1美元約兌7.8港元
簽証:BNO和特區護照均需簽証
語言:英語
時差:香港時間減13小時
鳴謝:康泰旅行社

圖文︰由TOM.COM「生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