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藝術多面睇
可能是峇里人與世無爭的性格,導致他們對藝術有超凡的領悟。他們就靠一雙巧手,創造出細緻美麗的各式工藝,令每個遊客均大感訝異。
為了保護這些豐富獨特的本土工藝,印尼政府特別在峇里島中部Ubud設立藝術村,將各種特式工藝集中到每一區內,加以照顧,並鼓勵發展。現時在Ubud的藝術村多達十多個,其中較為著名的有Mars鎮的木雕、Batubulan鎮的石雕、Celuk鎮的銀器工藝、Gianyar鎮的伊卡布和蠟染,而Ubud市便是所有本土藝術的總匯。在此走一圈,如遊大觀園,令人大開眼界。
Mars的木雕
峇里島的天然資源豐富,當地人就地取材,加上天賦的創意,造出一件賞心悅目的手工藝品,而最能體驗這點的就是木雕藝術。
Mars鎮是木雕大師們的集中營,他們以當地盛產的木頭加以雕刻,創作各式各樣的神話人物、動物、花島蟲魚等造型,手工精細,活靈活現。而在印尼語中,Mars就是「黃金」之意,可見當地人對木雕的重視。
|
 |






|
在Mars鎮上隨處可見木雕工場,大都對外開放,任人參觀。看到工匠們在堅硬的木頭上,深深刻鑿出各種形態,實在知道功夫不易。若要購買木雕工藝品,除了要注意手工是否精細外,還得視乎木質;當中以檀香木和黑檀木最名貴,拿上手重甸甸的,有股木香,便知是好貨色,是最受遊客歡迎的手信。
Gianyar的伊卡布和蠟染
在峇里島上,隨處可見穿著傳統服飾的婦女在街上行走,她們身上的衣服便是由著名的伊卡布和蠟染布造成的。
伊卡布是峇里島最著名的布藝,分為雙面織及單面織,兩者都以獨特的織法造成,圖案以抽象圖形為主,布料亮麗,當地人都以此造衣服及腰布。
這種布料的手工複雜,但很耐用,在Gianyar,甚至是整個峇里島都矚目皆是,而只要你看過布匠們如何製作這些工序繁複的布藝,便知道伊卡布和蠟染的矜貴了。而事實上,人手編織的布料,價錢也不便宜,每尺由三萬盧布至十萬盧布不等,但上等的伊卡布實在是一件藝術品,再貴也值得。
Batubulan的石雕
峇里島上另一種就地取材的藝術是石雕,因為島上大小火山十逾個,千萬年來的火山活動,令土地上布滿無數火山岩。而當地人便取這些輕巧柔軟的火山岩來雕刻出各種形狀,其中,佛教和印度教的神話人物是最常見的題材。
從峇里島首府往藝術之城Ubud的路上,首站便是以石雕聞名的Batubulan。因為石雕體積龐大的關係,工匠們都將製成品放在路邊,任雨打風吹,這樣做既可令石雕增添滄桑感,亦可為自己的工場作「生招牌」,一舉兩得。
大部分石雕都過於巨大,難於搬運,一般人都看得牙癢癢,想買卻擔心帶不回港。於是,很多工匠詢眾要求,紛紛製作一些小巧別緻的擺設,例如一些佛像頭、小動物,每個都只是數十港元,放在家中很有氣氛。而在Batubulan除了買得到石雕外,當地也是著名的巴龍舞(Barong)表演勝地,很多舞場都設於此,有機會到此實不可錯過。
Celuk的銀器
除了以一些天然資源創作外,峇里人也善於利用名貴物料,加工成藝術品。例如Celuk的銀器,便以精細著名,一隻真實大小的蝴蝶胸針,巧奪天工得紋理分明,令人嘆為觀止。
幾個世紀以來,Celuk居民都為皇室打造銀器金飾,手工代代相傳了下來,便成為了一門珍貴的藝術。所以,在短短兩公里的路上,兩邊都是銀器工場。入內參觀時,只見工匠們先將純銀熔化,拉成如髮絲幼細的銀絲,然後,扭造出各式各樣的藝術品,手工鉅細無遺,要用放大鏡才可看得仔細,絕對是峇里島傳統工藝的表表者。
圖文︰由TOM.COM「生活」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