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楊寶玲雖然暫別水銀燈生涯,但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養尊處優,她除了致力開拓珠寶店生意和美容寫作的事業外,還要主持電台節目、剪綵和拍廣告等等,生活比在娛樂圈時更忙碌。可是,Pauline(楊的洋名)非但沒覺得辛苦,反認為現階段才是她人生裏過得最充實的一段時光,原因是她在繁忙的工作背後,尋找到信仰的歸依,拋開了營營役役的包袱,在漫漫人生路上,重新振作,積極衝剌!
最好的就是現在
Pauline多番強調她生命裏最美好的一刻就是現在,雖然忙碌,但已過了事業上的拼搏期,沒有過去排山倒海的工作壓力,如今她幹每樣事情,也嘗試享受過程中帶來的滿足感。

|
 |
另外,生活順遂,亦令她能撥出更多時間跟家人相處:「過去我跟家人的關係雖然很親近,但話題往往是建基於物質而非心靈上,很少真正坐下來跟家人好好地談心和溝通。」
幾年前開始,Pauline發覺要將更多時間留給家人,一向喜歡旅行的她,九九年便為自己放了一個
|
悠長的假期,花了兩個半月時間跟媽媽一起環遊世界,首先由歐洲出發,再到美加和日本。
問到在哪個地方留下最愜意的回憶?她毫不猶疑地選擇了倫敦。「我過去曾在那裏留學,另外,這亦曾是我參選環球小姐而贏得亞洲皇后的會場,可惜那年媽媽沒有親臨看我得獎,故此我專誠陪她一次舊地重遊。」
一次機緣改變自我
Pauline細訴自己學懂放開懷抱,享受人生,全因兩年前一次機緣,她形容這是自己信仰重新相知相遇的轉捩點。
「兩年前是我人生裏的一個低潮,感情生活不如意,工作壓力又大,令自己處於一個很緊張的狀態,有一次要到銀行辦公事,剛巧經理有事不在,在等待的空檔裏,我走進銀行隔鄰的書局,我平時每幾天也經過銀行,卻還是第一次發覺到有那間書局的存在。那是一間由教會所辦的書局,內裡播放著一些聖詩音樂,給人一種寧謐安祥的感覺。
|
 |
 |
臨走前,我在書局買了幾本書,內容都是教導我們如何去追求真正的愛,回家一口氣地讀完,突然之間好像豁然開朗,一下子想通了許多事情。」
但更奇妙的事卻在後來發生:「幾天之後,在家裏為新書趕稿,在書房找工具書,書架上突然跌下了幾本中學時期的紀念冊,我好奇地拿起細讀,重看昔日同學筆下的楊寶玲,一個很開朗和樂於助人的女孩子,但同一時間,環境天天在變,自己亦已很久沒和家人朋友好好溝通了!」
Pauline回憶那個晚上,淚流滿面地讀完這幾本塵封的紀念冊,本身是教徒的她,深信以上兩件事情都不是偶然發生,冥冥中自有神的安排,她深信這是神感召自己的訊號。之後,她聯絡了蔡少芬和其他朋友,大家相約一起到教會,重新回歸天父的懷抱。

|
 |
信仰帶來安全感
Pauline堅信這兩年,信仰影響了她的人生目標。在教會生活中,她重拾久違了的平安喜悅,在傳福音的過程,她更加學懂關心別人和令別人明白被關心的重要。
|
另外,一般人最關心的感情問題, Pauline亦愈來愈瀟脫和隨遇而安。
「從小到大,我是一個對愛情擁有無限憧憬的人,但太感性的人,註定會受到傷害,在愛情路上碰過壁,你會醒覺到如果時間和適合的人未曾出現,便不要勉強。」
最後,要今日的楊寶玲去形容自己:「我很容易相信人,責任心很重,做每件事情也全力以赴,而且亦缺乏安全感。從前的我,曾經以為錢可以提供安全感,所以拼命地去賺錢,但現在發覺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安全感是來自信仰和家人,獻出自己,做好自己,安全感自然會來!」
攝影:楊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