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現職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海關貿易管制處訓練主任、東九龍青年商會(香港青年商會)會長的毛慧敏(Rose),在社會工作十餘年,從未停止進修,即使花了兩年工餘時間苦讀取得了英國列斯特大學公安碩士,也未敢稍停。可以說,她的成功,是源自不斷的自我增值。

「我由踏出社會工作至今,一直未停過進修,最初是因為唔輸得,到後來,我從工作和學習中找到滿足感,進修反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為爭一口氣

跟許多人一樣,Rose預科畢業便出來社會工作。八十年代初,香港的大學仍只有港大和中大,能夠入讀大學的,都是成績特別出眾。Rose自言讀書成績一般,因此考不上大學。

「但我不甘心,眼看其他人成績比我差,但因為屋企有錢便可以出洋留學,我家境不好,沒有這個機會,所以我要靠自己。」

Rose家境只屬小康。「環境尚好時經常來往的親戚朋友,在爸爸結束了生意之後,好像突然之間都疏遠了,使我認識到甚麼是人情冷暖。我最受不了的是別人的冷眼,所以我一定要提升自己,我要證明,靠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出人頭地。」

外表柔弱的Rose,內心比誰都堅強。

人生轉捩點

由做第一份工開始,Rose已不怕辛苦利用工餘時間進修,為的就是要不斷自我增值。Rose的第一份工是在一間出入口公司當文員,月薪不足二千,一年之後她入了人民入境事務處,人工多了一倍,但要輪班當值,影響到進修時間。她沒有因此鬆懈下來,寧願與同事調更也要繼續讀書。

「最初也沒有鎖定目標讀甚麼,只要不懂的就去學,連插花也讀過。後來香港開設了公開進修學院,我嘗試申請,但抽簽抽不到,反而我妹妹抽到了。」Rose因此失落了好些日子,但她沒有氣餒,終於考進了浸會學院,努力完成了一個工商管理文憑課程。

93年是Rose在學業與事業上的一個轉捩點。這年,她由入境處轉到海關工作,同時考進了港大修讀一個由英國列斯特大學頒授的公安碩士課程。「能入讀這個課程令我很自豪,因為我沒有高學歷,工作經驗也較淺,但我畢竟考進了。修讀這個課程的同學全都來自紀律部隊,我是全班年紀最細、職級最低的一個,可能是這個原因,同學們都很照顧我,而且學習氣氛很好,因此課程雖然緊迫,一年半內連一點放假休息的時間也沒有,但我還是很開心地完成了。」

自我增值見成果

在海關工作三年,Rose終於找到她的目標。「我在海關本來是做助理調查的工作,做了三年,部門有一個訓練主任的空缺,由於我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獲上司推薦,以我當時的職級,算是越級升職,這在政府部門內是很少有的。」

為自己種下的因,必會結出果實。Rose所說的經驗,並不是來自正職,而是從義務工作所得來的,且同樣開始於93年。「我並沒有刻意為自己鋪路,93年在一個偶然機會下上了一個由一位華人神父從美國引入的GRI演講訓練課程,覺得很實用,於是再完成了導師課程,然後義務任教。」

同年Rose又加入了青年商會,她自言眼界大開。「之前我以為青年商會只是一個與商業有關的組織,參加者都要從事商貿工作,了解過後才知道它是一個義務培訓機構,任何有上進心的人士也歡迎加入,於是我便入會。最初只是上一些培訓課程,後來覺得有意思,便參與會務,曾經做過會務推廣、出版、培訓等,直到現時的東九龍分會會長,我在這個地方得到了很多東西,也希望可以出一點力。參與這些工作並不是為了想取得甚麼權力地位,事實也沒甚麼權力可言,因為在義務機構所做的一切都是要向會員負責的,但工作總要有人做,若誰也不願意付出便甚麼也做不成了。」付出與收穫是不能斤斤計較的,許多人覺得當義務工作浪費時間,對自己沒有好處,事實可恰恰相反。

一個溫馨的家

自從全身投入培訓工作之後,Rose逐漸對此產生了濃厚興趣。現時,她正修讀一個人力資源及培訓碩士課程,希望可以在這個範疇內有更佳的發展。「現時進修的心態,已經不同以前,也再沒有『唔忿氣』的想法了,而是為了實現理想。」

Rose除了日常工作,還要兼顧進修和繁忙的會務,想必也是個工作狂的事業女性罷,事實卻不然。「我對事業有憧憬和理想,但沒有甚麼非完成不可的抱負,我反而很重視家庭,我最希望可以長久維持與家人的良好關係。家庭對我的成長影響很大,對我來說,沒有甚麼開心得過有個溫馨的家。」

要用一句說話去形容Rose的話,我想最貼切的,是「溫柔敦厚」。

給姊妹的話

「作為一個21世紀女性,除了時刻保持社會觸覺外,也要懂得關心身邊人,將自己所學貢獻社會,勇於表達意見,發揮自己的存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