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我中學畢業便出來社會工作,第一份工是做政府工,但做不長,輾轉到第四份工加入了《讀者文摘》,一做便廿三年。」廿三年,確實是一個不短的年資,由秘書到廣告總監,96年更獲4A廣告協會選為十大傳媒風雲人物,區徐靜儀(Dorothy Au)-《讀者文摘》香港區廣告總監,她的成功除了憑個人努力外,還有不斷學習,以及永遠積極樂觀的工作精神。

以進修為樂

「在工作生涯的最初十年,我從未間斷過在夜間進修,讀過的課程可謂多不勝數,記憶中有HKU的Commercial Program、HKMA的Diploma in Management Studies
及法

等。我進修完全是為興趣,甚麼都去學,並非為學歷、升
職、加薪。因為是自發的,所以我很努力去學,收穫也很豐富。」Dorothy自言這段時期感覺充實,從來不覺辛苦,而且,她發現無論學的是甚麼,始終都會用得著,尤其是經常要接觸不同事物的廣告業。

膽粗粗成為廣告人

Dorothy加入廣告人行列,原來十分偶然。「可以說,是《讀者文摘》給我的機會。我最初加入時是當秘書的,兩年後轉做Personal Assistant,一年後有機會轉到人力資源部,負責培訓和策劃;數年間幾度轉換工作崗位,讓我學到很多東西。82年我更「膽粗粗」的接管了廣告部,由此改變了我一生的事業。

用「膽粗粗」來形容並不是謙辭,因為Dorothy根本沒想過會沾手廣告界。「當時公司廣告部同事幾乎全都走了,但其實這個部門是很重要的。老闆權衡過後,決定調派我去接手,當時我已明言沒有經驗,但他很信任我,給我時間去學,於是便真的「膽粗粗」的幹起來。要接手主管這個幾乎無兵的部門著實不易,我要同時兼顧管理、培訓、統籌、協調、分配、策劃及跟進舊單等事宜,這些工作就只有幾個與我一樣沒有經驗的新人一齊摸索,可以說比重新建立一個部門更加困難。」

從失敗中學習

「最慘是初入行但沒有人教,樣樣也是自己摸自己學,於是每日埋頭埋腦看很多media research,花了幾個月才算掌握到。再者,我以前未試過要『到數』,但當時假若做不成生意,後果會十分嚴重,因此我變得很有壓
力。曾經試過做一個鑽石廣告,廣告額很大,我早已跟該公司的香港代理傾妥,可是當它們的總公司派人來港開會時,一句你們的書的尺碼不合便取消了合約,旋即更去了澳洲,我甚至連見他的機會也沒有。但他到了澳洲後,卻在尺碼一樣的英文版Reader's Digest登了稿,我們甚麼也做不到,那一趟真是一夜難眠。於是一年後待他再來港時,我便千方百計捉住他,結果成功游說他登稿。這些就是從失敗中得來的經驗。」


不怕蝕底

積極的人生觀令Dorothy面對困難時從沒想過退縮。「我的做人態度是樂觀積極,有問題便去解決,不要抱怨,正面去看事物,這樣生活才有滿足感。
我很少覺得辛苦,愈愈多挑戰愈

 


覺人生豐盛。千萬不要怕蝕底,做多了其實對自己有「著數」,因為你會比別人了解的更多,學懂更多。沒有一個成功的人是做得少的,他們總是要求自己做得更多。」


真誠待人

Dorothy的成功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善待身邊的人。「想工作得開心,一定要跟同事下屬有交流,互相了解。你對他們好,他們自然投入工作,遇上問題他們也自然會幫手。但對人好不是只為了等人幫助,人與人的關係是不可以假的,真假別人是感受得到。我想年輕一輩最要學的是欣賞每一個人,再難相處的人也有其可取之處,別只懂挑人的毛病,這個世界誰沒有缺點?」

早幾年《讀者文摘》出泰文版,Dorothy便曾協助那邊請人、培訓及set up整個部門等事宜,雖然這些都不是她的工作範圍,但她同樣做得好開心。現在他們見到Dorothy都會叫她做professor,雖然這不是甚麼實質回報,但她贏得了可貴的友誼。

一個大細路的高官丈夫

作為一個成功的事業女性,Dorothy最大的滿足感卻不是來自工作,而是因為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我很滿足了,一份好工、一個好老公和一個乖仔,夫復何求?」美滿的人生是要自己爭取的,Dorothy花了不少時間精力在工作上,取得理想的成果,家庭方面又如何?


打哥爾夫球是Dorothy與丈夫的共同嗜好

Dorothy的丈夫是香港海關高層,早前更獲頒發勳銜,你必定以為兩個這麼高職位的人走在一起定是很嚴肅的吧?錯了!他們兩人相處,仍然像年輕情侶般時常打情罵俏,羡煞不少旁

人。

「我認為要維持夫妻關係,最重要的是情趣,兩個人一起最緊要開心,所以我時常強調要有幽默感。我們兩人幾十歲人仍玩得像細路般,老公雖然是紀律部隊高層,但回家就是一個大細路。」一提起丈夫,Dorothy就笑不攏咀。


Working Mother with Successful Career

對於孩子,Dorothy覺得,最重要是給他一個快樂的成長環境。「我沒有甚麼特別的方法教他,平時都是交給工人照顧,但我會盡量騰出起碼的時間陪他,讓他感覺到溫暖。親子關係很重要。我跟兒子的關係很要好,可以無所不談,這也是值得自豪的。

「有一次我出外公幹,鄰座坐著一位瑞士藉女律師,傾談間知道她剛巧懷孕,正為孩子出世後應否辭工全心照顧孩子而煩惱。我於是跟她說沒有必要放棄工作,應該做一個working mother with successful career。以我個人的經驗來看,一個母親出來社會工作有很多好處,一方面眼界較廣闊,對許多事物的認知也會更深入,可以灌輸不同層面的知識給


一家三口的幸福合照

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自信,社會不同了,女性的地位不再只是相夫教子,還可以發揮更大功能。」

給姊妹的話

「女人都有四重身分:妻子、母親、僱員或老闆、女兒。一個成功的現代女性,應該在這四方面都處理得好。難嗎?也不見得。我從來不覺做女人蝕底,尤其是在香港,沒有地方像在香港做女人幸福的了,既有西方的開放,又有東方的傳統,我們一方面受到保護,另一方面又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生活,還有不滿?自我反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