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之道在於「均衡」、「適量」及「多樣化」。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持健康的基礎,而充足的營養則可促進健康。相反,營養過多或不足都會增加疾病的風險。
食物的種類及進食份量同樣重要,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為我們身體提供每日所需的所有營養素,因每種食物的營養含量都有差異。飲食上多樣化可為身體提供不同的營養,達致食物間取長補短之效。因此,我們每天應從下列五大食物種類中攝取所建議的份量,以滿足每天的營養需要。
五縠類
主要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可為身體提供熱量,當中又以未經加工的全縠類為佳,如紅米、糙米、全麥麵包等,因可避免其營養成份隨加工程序而流失。我們三餐應以五縠類為主要食糧,而成人每日的建議攝取量為 6 至 11 份(即約 3 至 6 碗飯、麵),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士則可酌量減少攝取量。
肉類及果仁類
主要的蛋白質及鐵質來源。這類食物包括雞、牛、羊、豬、海鮮、雞蛋、豆腐及各種果仁等。來自動物的食物脂肪含量頗高,因此應選擇較瘦的肉類及先將家禽去皮後才進食。成人每日的建議攝取量為 2 至 3 份(即約四至七兩)。
乳製品
蛋白質、鈣、鎂的主要來源。食物包括奶、乳酪、芝士等。心臟病、糖尿病高風險者及需要控制體重的人應選低脂或脫脂的乳製品。成人每日約需 2 至 3 份(一杯奶及乳酪、 1 片芝士為 1 份)。
蔬果類
為身體提供多種維他命、礦物質及纖維素。飲食中應包括多種不同顏色的蔬菜以攝取不同的營養素。選擇合時的蔬菜也是提升營養攝取的上策。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 3 份(半碗煮熟的蔬菜為 1 份)。
水果類
為身體提供多種維他命、礦物質及纖維素。水果本身含有天然果糖,因此,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士不宜進食過量,而當中又以進食新鮮水果較飲用果汁為佳。另外,可連皮吃的水果盡可連皮進食,從而增加纖維素的攝取。每日應進食 2 份水果(1 個中型的水果為 1 份)。
除了「均衡」、「適量」,及「多樣化」外,我們還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應時刻緊記「三低一高」的飲食原則——低脂、低糖、低鹽、高纖,及養成定時定量、多喝清水等飲食習慣。健康飲食之道僅此而已。
鳴謝︰ Femme World 提供文章 femmeworld@sh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