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阿美天還未亮已醒來,不自覺又再反覆練習早上開會的講稿。雖然阿美已曾多次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每次會議之前,她總是坐立不安,不能輕鬆面對會議。其實阿美在日常生活中亦給人很容易緊張的感覺,每逢有較重要的工作要完成,阿美都很容易失眠、拉肚子,感到憂心。

阿美雖然知道自己是「緊張大師」,但卻是無可奈何,束手無策。

阿美從小就容易憂慮,尤其面對改變、壓力或未知之數時,多會向壞處看,因而令自己感到擔憂和情緒低落。除了自己反覆思量之外,阿美甚少會向他人傾訴自己的心事,就算自己無法解決問題,礙於內向的性格,也不會向他人求助。

你有像阿美一樣的煩惱嗎?時常處於緊張及憂慮的狀態下一點也不好受,就好像天空時常滿佈黑雲,陰暗無光似的。要減少緊張及憂慮,可從以下的幾方面著手:


運動

運動有穩定情緒、紓緩壓力的明顯功效。每日可做半小時帶氧運動,例如急促步行、游泳、踏單車等,都是放鬆身體的好方法。


飲食

避免飲用剌激性的飲品,例如咖啡或茶。亦避免用酒精或未經醫生處方的藥物作鎮靜的用途,因為這樣只會弄巧反拙。


生活方式

要了解現時的生活方式是否適合自己,問問自己現時的工作是否帶給自己過多的壓力?生活節奏是否過於忙碌或清閑?是否有足夠的休息或消遣活動?是否有適量的社交生活?要盡量取得平衡。



學習鬆弛


緩慢地深呼吸,重覆地做數分鐘,會有顯著的鬆弛作用。另外,專注地想想快樂的事情亦可令人拋開煩惱。在日常生活中定期安排輕鬆的活動亦是鬆弛的好方法。

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


較容易緊張和憂慮的人多數傾向從悲觀的角度看事物,或習慣只從某一角度去看事物。例如當計劃未能如期進行,便覺得無法接受及補救;又或者覺得如果事情不如理想,便一定會有很嚴重的後果。

要改變這種傾向便須努力嘗試令自己的思維變得靈活。可以反問自己,除了從自己的方法去看事物,還有沒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呢?例如就算原定計劃未能如期進行,也可考慮其他方案﹔事情雖然做得不如理想,但自己已盡全力,可考慮採取不同的補救方法。另外,多聽取他人的意見也有幫助。

主動尋求幫助


遇到很煩惱的事或情緒低落便要主動向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尋求幫助,不要悶悶不樂。

撰文:郭蓉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