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激光新世代

激光英文名是 Laser,即 Light Amplification by the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的縮寫。激光的英文全名已完全表達了製造激光的主要過程。激光是經過激發放大強度後的光線。光線可視為由無數個「光子」(photon) 能量體所組成。一般光線的光子散亂排列而構成雷射的光子則具有嚴密的一致性。所以在相同能量的情況下,一般普通的光線只會讓人感到明亮,但雷射光束則具有相當的破壞性。

激光在皮膚美容上應用廣泛,種類也有很多,它是一種單一波段的光能,集中於一點的位置,所以能量較強,能有效及深層性地改善皮膚問題。不同種類的激光能針對不同皮膚問題,如針對色斑,洗紋身,脫痣,血管,疤痕,暗瘡,嫩膚及脫毛。
面部在以下情況不適合使用激光:

1. 對陽光敏感
2. 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
3. 過度曝曬或曬傷後
4. 皮膚敏感
5. 治療部分有其他活躍的皮膚病
6. 正服食會引致感光反應的藥物 例如某些暗瘡藥(如異維A酸〕
7. 孕婦, 因懷孕期間荷爾蒙改變,或會增加治療後色素沉澱的風險

若不安全地使用激光,?引致皮膚起水泡、皮膚感染及結疤及具他不尋常的併發症。嚴重甚致傷到眼球及影響視力。激光儀器最好由受過專業訓練及有經驗的醫生操作,這樣可減低治療的風險。醫生因應患者膚質選擇合適儀器及度數,萬一治療過程出問題,醫生具專業知識可即時作出適當處理,減低對皮膚的傷害。進行激光治療前,治療部份可能需要塗上局部麻醉藥膏,眼睛需要戴上保護眼罩,置完成治療後再用冰袋敷治療的位。

做激光後皮膚護理後,一般治療後出現少許紅腫是正常現象,色斑位置或可能會結痂,大約數天至一星期後痂口會完全脫去。由於傷口結痂,所以日常要注意面部清潔及塗消炎藥,按照醫生指示護理皮膚,以免傷口發炎。

一般來說,治療後最常見皮膚的情況是乾燥,因此要特別加強保濕及防曬。若皮膚較敏感,最好於治療後一星期內減少戶外活動。治療後一星期要避免用果酸或磨沙。如果皮膚出現水泡或結焦是不正常的現象,應立刻看醫生。

任俊彥醫生為-ABM Skin & Laser Centre 醫務總監,至今在香港美容界已擁有超過7年的專業經驗,對醫學美容及皮膚護理等不同範疇均有透徹的了解及掌握,並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曾應時尚雜誌「Esquire」、「Cosmopolitan」、「Mina」、「Mr」、「Mina」、「Viva」、「More」 、「Me」、「星島日報」、「明報」、「都市日報」、「頭條日報」及「新城財經台」、「有線健康資諮台」等等等具代表性的媒體邀請訪問,分享其專業皮膚護理心得。此外,亦曾應多家專業機構及跨國企業邀請,在專業講座及工作坊中擔任有關醫學美容學的講者。

text: Athena Poon
發表意見- she critiques
!article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