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如往年,今年的防曬品及美白霜都是排山倒海般在市場上湧現。其中以日本生產或配方的防曬霜最愛搞新意思,不單止有SPF指數,更有註明PA的指數。究竟這些Pa+、Pa++,甚至Pa+++有甚麼意義呢?
PA指數其實分為三級,PA+、PA++及最高抵禦UVA能力的PA+++。由於日本化妝業人士認為一般有SPF的防曬膏,只能集中阻擋UVB及部分UVA,生產商
|
 |

|
 |
 |
便將UVA劃分為UVA
I及UVA II,他們認為以往的防曬膏只可對抗UVB及UVA II,Pa+指數的出現正是針對UVA I對皮膚所產生的加速衰老的保護。由於Pa指數是由日本厚生省醫務衛生處規定的,因此近年在市場上推出的,由日本生產或配方的防曬美白霜必有Pa指數註明在產品包裝上。
可惜現時市面上註明有PA指數的日本產品,都沒有在成分說明方面指出產品是採用何種成分來抵禦UVA I。我就曾向某些日本化妝品公司查詢有關成分資料,但他們都不願意透露詳情。據業內人士透露,日本人的文化向來就是如此,不喜歡公開自己的研究或資料,這些東西就有如家傳秘笈一樣重要,因此消費者都不能真正了解產品,有沒有安全的防曬保護就只有生產商才知曉了。
我個人認為這做法對消費者並不公平,相對起來,美國生產的化妝品透明度就相當高了。因為美國FDA有規定產品上必須註明生產地、成分,甚至各成分的分量,即使不註明分量,各成分的名稱也必須由最多至最少的分量排列下去,好讓消費者有一個理解。
|
 |
|